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關于我們
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金500 萬元人民幣,公司資產總額20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026億。
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金500 萬元人民幣,公司資產總額20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026億。
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金500 萬元人民幣,公司資產總額20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026億。
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金500 萬元人民幣,公司資產總額20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026億。
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金500 萬元人民幣,公司資產總額20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026億。
蘭州敦敦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金500 萬元人民幣,公司資產總額20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026億。
來源: 作者: 時間:2019-4-16 閱讀:
據掌鏈不完全統計,3月國內物流與供應鏈平臺投融資共18筆,總金額超85.125億元人民幣。其中,企業融資16筆,京東物流與東方海外全資子公司Gold Talent、中遠海運物流成立合資公司為1筆,申通快遞投資大數據公司為1筆。
(據掌鏈不完全統計:3月物流與供應鏈企業投融資共16筆)
① 專業資本聚焦頭部,騰訊、蘇寧等投資為智慧零售。首先,從融資輪次來看,均在A輪以后,包括IDG、軟銀中國、鼎輝等一線資本紛紛入局。顯然,A輪以后創業企業具有更穩定的投資價值,在資本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其成為早期創業投資的最佳入局時機。
同時,包括騰訊、蘇寧、美團等產業資本也都通過資本手段積極擴展領域,填充智慧零售乃至更多業務版塊。
如不久前蘇寧成立的蘇寧生態鏈基金,這支主要賦能中小企業的資本,是蘇寧為了將技術、資金、經驗、渠道等賦能中小型企業的生態基金,其在短短3個月內已向外投出近2億元人民幣,包括供應鏈平臺滴普科技、社區團購鄰鄰壹等。
自開年以來,蘇寧易購依然維持了2018年大刀闊斧的發展腳步,全年要新開15000家智慧零售門店、再增員工8萬人。而在這100天里,先是收購萬達百貨,推出1100多個前置倉,發布包裹“綠皮書”,上線蘇小團,還有本月即將上線直采直送的蘇寧菜場……其似乎與社區生意“杠上”了,在其已經擁有完整供應鏈的基礎上,這種下沉式打法顯然是想點對點鏈接更多的消費需求,讓智慧零售的觸角更加牢靠。
而騰訊對誼品生鮮的寵愛,也是來自于誼品生鮮自帶的“垂直供應鏈”故事。因為,誼品生鮮從供應端的批發程序,如從種菜、養殖,到物流運輸,甚至到擺進柜臺的整個程序,全部是自己做的,即果蔬生鮮的批發和零售的一體化自營。
此外,無論是明星投資機構還是互聯網巨頭,它們的錢越來越向頭部集中,如唯捷城配、誼品生鮮、星鏈等都是行業的翹楚。
② B端誘惑大,資本為科技含量高的企業開大門。其實,縱觀2018年國內總投資額和美國總投資額,都超過了千億美金,或許寒冬只是相對某些領域和企業。尤其在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資本換道路的過程中,冷熱不均更為明顯。
從本月融資企業分布情況來看,供應鏈平臺本月融資數量最多,達到7筆,其次是倉儲機器人服務商,都是科技含量高的toB企業。
例如專注工業零部件領域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商海智在線,就獲得老股東鐘鼎創投持續跟投的近億元融資。
成立于2015年的海智在線,4年來先后拿到過海爾、清華控股旗下沃富金信、鐘鼎資本、智數資本和本輪洪泰基金共計五輪財務及產業投資,而一路受到明星資本陪伴的原因,與其建立的非標數字化供應鏈橋梁平臺不無關系。
基于全球在線采購市場和一站式采購服務兩大業務方向的海智在線,實行供應鏈全程透明的交付模式,將非標零部件采購標準化,提升行業整體采購效率,同時極大賦能制造業的轉型。智數資本就對外表示這與其投資方向高度契合。
我們知道,過去消費互聯時代是更多的關注如何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幫他們更好地連接、供給。而產業互聯網則更多關注供給背后的優化空間,即如何讓技術進一步滲透到更長的端到端優化,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零售渠道到物流,再到消費者。因為端到端的優化一旦打通,整個產業效率就會進一步提升。蘇寧為了聚焦中小企業的生態基金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時,智慧供應鏈平臺、機器人倉儲大比例融資也更好的詮釋了“科技強國”四個字。近日,隨著證監會發布科創板相關制度,并開放科創型企業申報上市,科創板的投資門檻變為2年交易經驗和50萬資產,資本力量推動科技創新,科技含量越高的企業被資本留下的可能性會更大。
③ 阿里投資申通的46.6億,末端才是核心。再來說本月投資金額最大的46.6億元。阿里巴巴在拿下申通快遞后包圓了“四通一達”里的“四通”,對此阿里巴巴表示,入股申通是為了加快構建智能骨干物聯網,而雙方會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
對于阿里的入局,申通或者業內似乎都不意外。除了競爭性防御,包括多方揣測的應對京東、順豐,拼多多等,當然競爭是常態,也是一個過程。于阿里自身來說,更多的還是考慮到其要打造的“中國快遞24小時必達,全球72小時必達”這張智慧物流骨干網上。
不過,最近兩年,馬云又加了一個,要將中國物流成本GDP占比從16%降到5%左右。
雖然目前菜鳥網絡的倉儲、跨境、末端等進展都不錯,但離這個標準還是很遠的。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環節的打通,以及鄉村和國際市場等新增市場的滲透,在其全面推進新零售的現在和未來,底層物流和供應鏈才是核心。而這其中,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成本最重,效率要求最高的,因而雙方的合作重點在末端、科技和新零售物流上。
而于申通來說,好處是可以節省一部分基礎設施的投資。近年來,申通轉型“直營”,想要建立起一體化服務模式,但重資產帶來基礎設施投資巨大。所以我們看到,它的資本投向中轉倉、快遞柜、車輛、設備乃至日益緊迫的數字化平臺上。而牽手阿里,除了資本、技術,其明顯可省去不少基礎設施投資,轉而更多精力集中在運營和服務上。
(申通對外投資情況一覽)
而融資后的變化也很明顯,先是申通以3000萬占股了大數據公司申通萬馬30%的股權,布局科技物流。隨后陳德軍辭任了總經理一職,由陳向陽接任。不過,辭職后他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陳向陽曾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擔任江蘇蘇寧物流有限公司副總裁職務,期間曾參與蘇寧收購天天快遞、整合物流業務的工作。而當時其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客戶對快遞服務的滿意度不高,主要是原有快遞企業經營模式難以滿足C端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或許其上任后會對申通末端服務帶來更多可能。
④ 與巨頭聯姻,京東物流加快供應鏈基礎設施網建設。通過資本打開全球供應鏈基礎設施網的還有京東物流。3月29日,京東物流與東方海外間接全資子公司Gold Talent、中遠海運物流訂立協議,共同出資2.5億元成立合資公司,其中京東物流出資1.35億元,合資完成后占股45%。
合資公司的設立將涉及﹕京東物流將京東境內獨資公司注入合資公司,以及京東物流提供資金予合資公司收購京東境外獨資公司;Gold Talent和中遠海運物流收購一海通,將一海通注入合資公司﹔及合資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及一海通員工持股平臺分別向合資公司注資。
據公告,雙方要全力打造線上線下綜合國際供應鏈服務臺,以更好服務全球客戶。其實兩者聯手早有端倪,去年10月就有媒體報道東方海外攜手中遠海運走近京東,參加京東的全球物流峰會,也就是這場大會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要攜手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優化全球供應鏈效率,實現共贏。
當時東方海外物流行政總裁葉建平就在論壇上分享并透露了:“目前東方海外物流和京東開展了跨境電商方面的合作,結合東方海外物流在集裝箱運輸和海外物流網絡方面的能力,與京東在倉儲、配送和物流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合作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一海通由原中海集團旗下中?萍己椭泻<\聯手成立,曾與阿里巴巴合作,如今已成為一家提供整合國際供應鏈資源的平臺。多方攜手無疑會加快京東物流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布局。
總的來看,國外3月投融資共計8筆,其中企業融資6筆,德國物流巨頭Rhenus一周并購了兩家貨代企業。據不完全統計,投融資總額超31.1億元。
(掌鏈據公開資料不完全整理)
① 國際物流收購期來臨,小企業生存空間逼仄。顯然,一周內收購兩家物流企業,并不是這家來自德國如今分支遍布全球的物流巨頭的最快成績。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1月開始,其先后收購了5家企業,包括德國貨代SBL 、意大利物流公司Cesped,英國貨代Core Management logistics,加拿大貨代Rodair以及南非貨代World Net Logistics,一個月一家的頻率,且以貨代企業為主。
雖然由于收購更多細節尚未公布,但從其給出的并購原因來看,Rhenus顯然是在加快全球物流網絡的搭建。
Rhenus 是一家物流服務提供商,業務遍及全球,年營業額達48億歐元。如今其在全球擁有610個分支機構,29,000名員工,業務包含合同物流、貨運物流,港口物流和管理供應鏈以及創新增值服務。貨代港口是其參與更多國家物流市場的重要關口。
不止于Rhenus,近年來,國際物流市場正被收購,例如航運巨頭馬士基收購美國的老牌報關企業Vandegrift,CMA收購CEVA,西班牙C.H Robinson重金收購西班牙貨代企業The Space Cargo,Apollo Globa收購美國老牌物流企業DCLI等,無論是為了拓展新的業務市場,還是獲取新的業務模式,國際物流巨頭們不約而同的加快了自己的收購計劃。資本緊俏的大環境里,“大魚吃小魚”會加快行業整合,小企業生存空間更窄了。而在Rhenus全球收購列表里下一個或許是亞洲市場。
② 中國資本仍在全面下注東南亞市場。同時,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依然是資本愿意大手筆下注的市場。包括拿到種子輪760萬美元融資的“印尼版滿幫”Kargo Technologies,其背后的資本紅杉印度、Uber 創始人Travis Kalanick創立的10100 fund、真格基金等明星資本貢獻了東南亞規模最大的種子輪融資之一。
還有拿到本月國外資本最大比筆的Delhivery,4.13億美元合計27.67億元,超過了阿里投資申通的數額。作為印度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此輪融資除了加碼IPO以外,對于其擴大市場成為更全面的印度綜合物流商至關重要。
因為Delhivery剛開始是一家食品配送公司,但后來才轉向做全套物流服務,采取的也是全套直營模式,市場的擴充資本不可或缺。而縱觀印度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多數都有中國資本的身影,以阿里、騰訊、復星、小米等為主的投資力量正四散印度互聯網、電商、O2O、金融等領域。
上篇:
下篇: